梅花的前世今生

2023-11-22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A-
A+

       冬去春来,梅花在冰中孕蕾,雪中绽放,传递春天的讯息。元代杨维帧的《道梅之气节》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因为“梅”字是木为春,《说文解字》释“每”,则为草叶茂盛,由此可理解,梅开意味着穿雪春回。中国人自古就对梅有着深厚的情感,梅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原产植物,遍及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角落,梅花精神象征着高洁、坚毅的品格和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植于亿万人民的心中。

春日信使:梅花的前世今生

傲雪绽放的梅花

  梅花原产中国,位居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有“花魁”之美誉。梅花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引种与应用历史,既可观花又可食果。说到梅,人们很容易想到梅花的香、梅花的傲雪开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

  但其实在南北朝之前,梅并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重要的酸味调味品。《尚书·说命下》中说道:“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古人视作美味的羹汤,要靠盐和梅子来调味。在醋发明以前,梅子是用来做酸味的调味品。1959年在江苏吴江梅堰袁家埭,新石器时代后期村落遗址中发现5000年前的梅核;1975年,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子已经是中国人的食物了。

春日信使:梅花的前世今生

江苏吴江县梅堰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梅核(距今约5200年)

  赏梅兴起始于汉朝,远远晚于食用梅果。《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这记载的恐怕是梅花最早的园林应用。南北朝时,赏梅之风盛行,梅才“始以花闻天下”(《和梅诗序》宋代杨万里)。在254000余首全宋诗中,咏梅诗4700首,全宋词及补辑20400余首中,咏花词2200余首,其中咏梅词1200余首。可见,唐宋时期的文人对梅花地痴迷。宋、元时期,除梅花诗词外,关于梅花的书画作品纷纷问世。宋代范成大的《梅谱》,记录了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玉碟型、黄香型等梅花品种12个,并且介绍了其繁殖栽培的方法等,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艺梅专著。元代王冕《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是传诵至今。

春日信使:梅花的前世今生

《墨梅图》(元·王冕)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是梅花的起源中心和栽培中心,也是变异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说到梅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梅花院士”陈俊愉先生。以陈俊愉院士为首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梅花研究团队,三代人以“千方百计、百折不挠”的梅花精神,薪火相传七十载,摸清梅花种质资源和品种家底,创立梅花品种二元分类法。根据陈俊愉院士编著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的研究成果和分类方法,将数百个梅花品种分为11个品种群,即单瓣(江梅)品种群、宫粉品种群、玉碟品种群、黄香品种群、绿萼品种群、朱砂品种群、跳枝(洒金)品种群、龙游品种群、垂枝品种群、杏梅品种群和美人(樱李梅)品种群。

春日信使:梅花的前世今生

梅花11个品种群

注:(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单瓣品种群‘六瓣’、宫粉品种群‘台阁宫粉’、玉碟品种群‘三轮玉碟’、黄香品种群‘曹王黄香’、绿萼品种群‘金钱绿萼’、朱砂品种群‘乌羽玉’、跳枝品种群‘米单跳枝’、垂枝品种群‘汉雪垂枝’、龙游品种群‘玉碟龙游’、杏梅品种群‘丰后’、樱李梅品种群‘美人梅’)

  “梅花欢喜漫天雪”其实是一种浪漫的误解。梅花天然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其中滇西北、川西至藏东一带是其起源与分布中心。梅花生态习性喜温暖,能耐受一定的低温,却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生长。1957年起,酷爱梅花的陈俊愉院士决心要打破“自古梅花不过黄河”的旧律,开始进行“南梅北移”的研究试验。经过不断的实生选种,终于从几千株梅苗中选育出“北京玉碟”“北京小梅”两个能耐受-19℃的梅花新品种,实生选育迈出了南梅成功北移的关键一步,改写了北京自元代引种梅花600多年不成功的历史。此后,在陈俊愉院士的指导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园林博士张启翔开始了梅花抗寒生理机制与抗寒品种培育的系统研究。张启翔教授带领团队经过30余年研究,培育出‘燕杏’等10余个抗寒梅花新品种,最低能耐受-35℃低温,在我国“三北”11个省区进行区域试验均可露地越冬开花,使梅花露地栽培区域从长江流域北移2000公里,实现北国踏雪寻梅的几千年梦想。此外,陈瑞丹等利用杏梅和真梅系品种多次回交培育的‘香瑞白’梅是首个具有梅花特征香味的抗寒品种,实现了梅花抗寒香花育种的重大突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梅花相关成果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春日信使:梅花的前世今生

北京鹫峰国际精品梅园之展览温室

  作者:郑唐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堂仁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科学性审核:胡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梅花的前世今生,作者:光明网,来源:光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science/20231119/6547fe964caf4d8989a5db8104eadf26/c.html)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