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潜在抑郁,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

2023-02-07

作者:四川教育导报

来源:崇州青年频道

A-
A+

  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其实非常敏感,他们用自己的心感知着周遭事物,但是不会自我调节,不懂得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

  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教育和耐心引导。父母觉察到孩子的异常并提供积极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情绪变化的走向,并帮助孩子顺利完成春期的自我探索,避免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性。如何辨别青少年潜在抑郁的求救信号?让我们共同学习。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0万的青少年死于自杀,有14%~20%的青少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曾经出现过自杀的观念,而六成自杀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状况不好,或者还没有能力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抑郁症状,只是每天都会纠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怀疑。
  据心理科普,抑郁症虽然隐蔽性强,但也有一定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家长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了解潜在的根源,误把青少年抑郁当成是青春期叛逆,习惯性理解成孩子只是青春期到了,叛逆、不愿学习、意志力不足、内心不够强大等。这种误解往往会加深亲子矛盾、家庭冲突,甚至加重孩子的情绪问题。

  因此,及时发现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尽早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孩子应对抑郁情绪,避免孩子发展成严重的情绪障碍尤为重要。

  出现这些表现时,孩子可能处在抑郁状态

  情绪容易变得低落,难以高兴起来;
  容易烦躁,不耐烦,发脾气;
  情绪敏感,容易悲伤哭泣。
  孩子的兴趣改变
  对喜欢的东西兴趣变弱,乐趣减少;
  对新颖的东西没有兴趣,无精打采,经常有无聊感;
  喜欢寻求刺激,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抽烟、酗酒、自伤、离家出走等。
  孩子在校表现的变化
  出勤情况:不愿意上学,甚至不想去学校;
  学业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变得很糟糕;
  行为问题:与人打架或者被打,被同学排挤孤立。

  孩子的社交行为变得不正常

  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

  课外活动或周末活动的模式突然改变;
  远离人群,放弃以前建立的友谊和社交活动,退回到自己的房间或者转向网络世界等;
  过于黏人,不可控制地需要跟某个人待在一起;
  对他人的行为敏感,容易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
  孩子的身体状况变差
  容易疲劳,感到精力不足,喜欢赖在床上;
  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忧虑,害怕自己患上不治之症;
  出现与生理状况不匹配的身体不舒服,如头痛、胃痛等;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孩子的饮食失调
  对食物变得很挑剔,对食物的兴趣减弱甚至丧失了;
  突然有不可抑制的进食冲动,不能享受进食的乐趣,只是机械式把食物
  塞进口中吞下去,肚子很难受也无法停下来;
  突然吃超量的食物,食后催吐,吐后再吃。
  孩子的睡眠不稳定
  失眠,入睡困难,翻来覆去睡不着,或者容易早醒,醒后无法入睡;
  睡得过多,即使每天睡十多个小时,醒来依然疲惫不堪;
  睡眠过程中梦多,容易惊醒。
  孩子的认知功能下降
  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效率变低,需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功课;
  记忆力下降,不容易记住要学的知识,记住了也容易忘记;
  做事犹豫不决,即使简单的选择也变得很困难。
  孩子的自我评价变低
  对过去的错误耿耿于怀;
  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失去活着的意义;
  不恰当的内疚感,将事情不好的结果过多归责于自己;
  反复思考死亡,觉得自己死了可能会更好;
  反复出现自杀的想法甚至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家族有抑郁病史
  有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病史,子女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4-6倍,并且子女发病年龄会偏早。
  孩子有情绪起伏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抑郁的可能性,识别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避免孩子的负面情绪堆积如山。青少年抑郁有时彼难识别,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对劲儿”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四川教育导报,来源:崇州青年频道,来源地址:)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