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食:元宵节不仅有元宵,还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2022-02-18

作者:常竹青

来源:科普中国

A-
A+

986年前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天上明月,人间花灯如昼,29岁的欧阳修却闷闷不乐,独自流着眼泪,思念着去年元宵节夜晚与自己的妻子杨氏约会的美妙场景。

元宵节作为中国农历春节后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八月十五为下元节。

与春节等其他传统家庭性节日不同,传统的元宵节习俗更具有社区性和社会等特点,在各地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舞龙舞狮、耍社火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举行,其繁华热闹程度要远大于其他节日。

元宵节,以吃为媒

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元宵节离不开花灯和元宵,从食俗上看,元宵是元宵节的主要食物,其起源要晚于元宵节。

元宵有南北之分,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将切成块状的馅放在装满糯米粉的箩筐里进行滚动而成。元宵在南方被称为汤圆,多用手心揉团,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

元宵古称“浮元子”,到了宋代,郑望之所著的《膳夫录》有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即和现代的元宵比较接近,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形状都是洁白的球形,与月亮的形状相似,元宵又有团团圆圆之意。 而元宵节燃花灯的习俗据考证是受佛教传入“燃灯表佛”的影响下形成的,因为灯在汉语里与“丁”谐音,又被作为人口繁衍、人丁兴旺的象征,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的神话体系里,古人认为月圆之日是主管婚姻的月老的值班时间,这一天月老出来给大家牵红绳,系婚姻。从此元宵节与传统社会婚姻、生育习俗紧密挂钩。于是,元宵节当天太阳落山后,明月升起,点燃花灯,古人们吃一碗香甜糯口的元宵,年轻的男女们纷纷走出家门,结伴外出赏灯,皎洁的月光省去了路灯,在朦胧的灯光下,猜灯谜、赏烟花,观舞狮、社火,同时也默默地寻找着自己的心上人……

所以,古人过元宵节,与今天的人往往大不同,除了看热闹外,还充满了不少浪漫气氛,古人认为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也是月老工作的时间,是青年人约会的日子,就连同时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也温情脉脉地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因为如此,元宵节有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古人元宵节的浪漫习俗在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有不少遗存,在贵州黄平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月光下偷菜节的习俗更具有趣味性。在节日当天晚上,皎洁的月光下,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蔬菜,数量不会很大,也不带工具,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也不生气。当月上中天时,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

元宵节,是食俗

也是社区重要的文化系统

相比南方人元宵节温暖如春月下的浪漫,还在寒冬之中的北方人却很难有类似的情景,不过在我家乡的元宵节却通过一些食物,与赏灯等传统习俗结合在一起,成为维系村庄的重要文化系统。

我的家乡在晋东南,这里的元宵节有浓厚的灯棚文化,每年从正月十三四开始,就分片区搭建灯棚,每个灯棚一般以某一神庙为基础,都会供奉一神灵,这位神灵是该片区的保护神,得到了片区内所有居民的认同。在我老家的村子,这样的大小灯棚约有十五个左右。 灯棚的搭建其实背后有一套传统的社区组织在运作,有人统筹组织,大家自愿参与,每户每年收一定的年费,用于灯会期间一些支出,因所属灯棚不同,所收取的年费也不同,少的只有5元/户,收取多的能达到100元/户,这样大的差异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灯棚组织之间的“贫富差距”,以致有些灯棚看起来实在寒酸,片区里的农户也显得无光。

在每个灯棚组织的账务公开上,可谓折射出了农民的幽默和能力,以王家棚底为例,所属成员均为王家,共有13户,每户只收取了5元,共有65元,最后灯棚搭下来,不余不缺刚好,于是灯棚管账的会计便自我嘲讽地写了“四季平安、多多挣钱”。而另一灯棚—“佛堂坡棚底”的收支则表现出“勃勃野心”佛堂破棚底的成员有31户之多,大部分都姓韩,绝大多数每户收取了100元,某年的收入达2700元,加上去年结余,当年却仅支出了394元,结余达3246元,据该灯棚的成员称,他们打算多多积累,以便来年将灯棚搞得更大些。

灯棚搭建起来后,会有请神仪式,仪式结束后所供奉的贡品也是由所属各户妇女们手工的花馍或烧饼,贡桌则成为展现妇女食品手艺的舞台。花馍用发酵的面粉蒸好,上面镶嵌上各种红枣,点缀上红绿等食用颜料,看起来非常漂亮,在家乡也叫枣山。烧饼用玉面发酵,撒上芝麻做成圆形,与月亮形状相同,适合祭月。几家关系好的妇女分工合作,大家分头准备柴火,借来专门的烤烧饼的鏊子、泥糊的锅盖,然后分工烧火、和面、烤饼。刚烤出的饼香味扑鼻,外面酥脆,里面松软。烧饼也是每家每户元宵节给家里大小神仙供奉的主要祭品,和走亲访友的礼物。

记得小时候是没有电视、手机等娱乐工具的,但那时的灯棚非常热闹。每到元宵节,每个灯棚就会组织各种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助兴。比如猜字谜、放烟花、唱戏、说鼓书、放录像、电影,还有秧歌、九莲灯、舞狮子灯等文化活动,这时的家长们也往往很有兴致,吃完元宵,呼唤几个朋友,拖儿带女走街串巷,一个一个灯棚地逛,寻觅零食,每到一个棚底,便会比较谁家的灯好看,品鉴谁家蒸的花馍漂亮,谁家的饼子好吃,往往每个棚底也会准备一大炉火,垒成狮子的模样,以免游人受冻。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映照

不仅是娱乐,对于乡村来说,元宵节还有延续后代,枝繁叶茂的美好寄托。以我家所隶属的“南堂棚底”为例,主要供奉的是送子观音,也是全村观音庙的祖庙,也叫奶奶庙,在观音像的前面摆了数十个泥娃娃,每个泥娃娃分男女性别,大概各占一半,身上还穿了鲜亮的衣服。如果有新婚妇女想生育男孩或女孩,便在正月十五晚上逛灯棚的时候偷一个相应的泥娃娃回家。

据说,接回泥娃娃的女人当年就会怀孕,极为灵验。而一旦怀孕成功的新人,就需要到在第二年元宵节的时候去灯棚还愿,除了要将娃娃还回去,并重新做一个新的泥娃娃,还要将所生子女的姓名日期写在一对灯上和一块布上,将其挂在灯棚里,所挂的每对灯也就代表一个儿童。每个儿童从出生下来一直要挂到十四岁举行成人礼为止,并且每个灯棚以所挂灯笼的数量为荣。

元宵节期间到灯棚祭祀仪式以妇女为主,除了烧香放鞭之外,还要供奉贡品。新生子女的家庭当年供奉的贡品会比较好,以花馍为主,感谢观音的赐子之恩,第二年开始大部分的家庭供奉就是以烧饼为主,主要是让泥娃娃们有吃的,不被饿着了。可见,能否吃饱饭这件事,其重要性已经超出人间的维度。

由此可见,传统的元宵节以社区尤其是女性互助为基础,以手作食物为纽带和表达,将中国人含蓄的浪漫爱情和美好的生育追求蕴含其中,实现了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今天,元宵节在爱情及生育文化形而上的一体化功能和象征意义逐渐淡化甚至遗忘,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与吃喝玩乐有关的民俗传统,一种维系社区热闹和生机的存在。

相比当下,更为流行的现代情人节则更多被物化和商品化了,爱情、婚姻、生育被简单物化为玫瑰、巧克力、红酒、西餐、钻戒、房子、彩礼……人也被物化为可交易的对象,失去了人们对待爱情、生育美好的本源追求。

传统元宵节中浪漫和现实一体考虑,正是现代节日中所缺少的。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何以为食:元宵节不仅有元宵,还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作者:常竹青,来源:科普中国,来源地址: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91041)

相关新闻

即时要闻

今日专题

热门资讯

佰里服务-公众号

扫码关注随时看